与此同时,仍在更大层面上继续合作,例如,努力扩大西部能源失衡市场[2]。
在本轮用电高峰中,华东、华中区域电网,及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陕西、广西等11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南京、苏州、无锡、扬州等市用电负荷创新高。
各地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供电平稳有序本轮电力负荷创新高地区,与出现高温天气地区完全吻合,这给电力保障带来不小压力,全国各地的电力员工们在高温下坚守一线,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供电平稳有序。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 徐阳:基本上,我们班组平均(每天)要爬个四五次是正常的,要保证我们后面居民的用电。在本轮用电高峰中,江西电网平均用电负荷同比增长24.2%,连续5次超过去年夏季同期水平。在杭州,全新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式上岗,进行19项不停电作业。国网杭州临安供电带电作业工作人员 吕冬:现在通过绝缘斗臂车机器人的操作,作业人员只需要在地面操作终端,就可以完成接地环的安装作业,大大提高了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11个省级电网负荷创新高全国日用电量在14日刷新了历史纪录,达到271.87亿千瓦时,比去年夏季的最高值增长超过了10%,比今年年初的极端寒潮天气情况下用电量增长也超过了4.7%。随着各地气温持续攀升,我国迎来今夏第一波用电高峰,全国日用电量刷新历史纪录,11个省级电网负荷创新高。从煤电与碳中和关系看,煤电是否应去之净尽不宜过早妄下结论。
今年4月,我国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明确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不过,对于十五五及以后阶段的煤电安排,当前并无概不发展的定论,可能还是要根据时间推移、供应实际再行定夺,但总体上煤电决不再是朝阳产业。据媒体报道,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401亿吨,其中被陆地碳汇吸收31%、被海洋碳汇吸收23%,只有剩余的46%滞留于大气中,而碳中和就是要把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解决掉。随着风光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为新能源让路成为煤电的重要使命之一,煤电的地位作用正逐步发生变化,由电量型电源向容量型电源转变,但第一大电源品种的宝座客观上尚难拱手让人,因为接班人尚不够成熟。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我国未来还将继续研究推动煤电的低碳化发展。目标要求显示,云南、四川、青海等地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可达七八成,而山东作为用能大省,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激励值才14.3%。
从煤电与煤炭关系看,煤电是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先进方式。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62万亿千瓦时,其中煤电发电量4.63万亿千瓦时,占比依然超过六成。新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也特别提到,煤炭清洁高效燃烧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关注煤电人的未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沉重的话题。
关于煤电产业往何处去,业界谈论得比较多也比较深,在此不再赘言。今后,煤电配合新能源发展的角色可能会进一步突显,深度灵活性改造以更好调节新能源的不稳定性,而本身的电量作用持续降低、弱化,可能呈现装机增长、电量不增格局,但要综合考虑供电安全、市场需求、经济成本,做好战略、规划、政策引导,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为,避免行政力量人为拔苗助长式的加速替代。一是要稳定预期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恐慌、担忧,可能致使部分煤电人提前逃离,对产业发展甚至对安全保供造成不利影响。风光新能源尽管发展很快,装机已达到5.3亿千瓦,在全国装机总量中占比近四分之一,但并网风光发电量合计占比尚不足一成,能力大、电量小是风光新能源可利用小时数不高的客观反映。
那么,煤电到底会怎样?简单笼统给出结论唱衰或看好属于太过武断的行为,与煤电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现实条件并不切合,需要实事求是进行深入科学合理分析。全国煤电人有多少,目前未见权威统计数字,但从相关的数据中可窥见一斑。
当前社会公众对煤电的认知差异明显,部分言论也未必出于公心和科学认识,甚至一有风吹草动就大肆渲染,而且越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雷言雷语越容易有市场有研究表明,假新闻传播速度更快,在社交媒体上是真新闻的六倍。上海、重庆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仅为4%,与黑龙江、吉林、青海、宁夏等超过20%的地方存在很大不同。
其实,不止煤电人。其中,不乏向国际求取真经的思考,但国际上去煤挺煤声音同在,并无决断性的参考价值。煤电作为兜底电源、配合新能源的电源,地位作用从电量型往容量型转变,在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很容易成为牺牲品。以其出力稳定可控性,是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压舱石。以其高碳特性,让不少人恨不能去之而后快现在已是防汛抗台一级响应,你单位全员是否到岗到位?目前有哪些线路和台区发生停电故障?人员安排及抢修进度如何?7月24日起,该公司纪委书记带队全面检查了各基层单位汛抗台责任落实、物资保障储备、应急值班值守等重点环节开展情况,督促各部门单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抗台部署上来,全力确保打赢抗台攻坚战。
截至7月27日,国网浙江宁波余姚市供电公司纪委会同基层各党支部纪检委员共出动督查6组30余人次,经过连日监督检查结果来看,烟花期间各基层单位值班值守情况良好,干部职工勇于担当、党员冲锋在前,人员到岗到位迅速及时、抗台抢修复电进度有效推进、信息传递及时、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既要当好监督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宣传员为积极应对强烟花过境后可能引发的内涝次生灾害,7月25日,城南供电中心纪检委员陈茂杰协同本单位工作人员,连夜对辖区内55个易内涝地下配电站房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在万达广场、四明银亿广场重点场所,重点检查配备沙袋、挡板等物品,排水设施是否通畅等情况,并告知相关管理人员配电房一旦进水后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全力确保打赢防内涝保卫战。
险情就是命令 ,行动铸就防线烟花登陆前后,余姚持续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大敌当前,该公司纪委提高政治站位,成立抗台监督检查组,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着眼防强风、防暴雨、防洪水,严肃抗台工作纪律,一经发现擅离职守、工作懈怠、漠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从严从快进行查处,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抗台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抗台一线用铁的纪律筑起防风墙。河姆渡镇、三七市镇、丈亭镇位于姚江下游,沿江区域地势低洼,是余姚市受灾较为严重地区之一,张铭作为丈亭供电所党支部纪检委员,7月24日至28日连续5天吃住在所里会议室,全力配合所长制定抢修复电工作方案、人员安排、抢修物资总体协调等工作。
该公司纪检网络成员对各单位开展抗台监督检查的同时,充分发挥各自岗位优势,协同品牌宣传人员蹲点一线,拍摄大量电力抢修、安全用电宣传等图片、视频资料,撰写新闻宣传稿件,及时向外界告知一线抢修复电进度,全方位展现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冲锋的姚电铁军精神。连日来,国网浙江宁波余姚市供电公司纪委全力备战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立足职责定位,当好监督员,坚持抗台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当好战斗员、宣传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战在抗台一线
公司充分发挥西电东送余缺调剂的作用,优化省间送受电安排,强化云南、贵州外送保障能力,供应紧张时期省间送受电电力、电量足额履行计划。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原则,确保有序用电规范执行,确保民生用电不受影响,提升客户服务工作。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区域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用电需求呈现出旺盛态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69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增速创历史同期新高。加强负荷预测分析,提前做好应对。
同时,出动无人机对31万多基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巡查,保障了输电设备的健康运行。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国用电需求持续攀升。
对此,南方电网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加强省间互济,灵活调剂省间余缺,通过强化电网调度运行、加强关键设备运行维护等方式,有力保障了电力可靠供应。此外,公司加强关键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特别是加强关键输变电设备巡视,积极落实设备运维要求,督促检修设备按时完工复电,严格防范设备非计划停运,保证西电东送通道畅通。
公司加大同气象部门对接频度,滚动跟进气象形势研判,努力提高负荷预测准确率,科学评估后续用电增长,对大用户用电、新增项目投产情况等负荷增量加强跟踪,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燃气与电煤供应及各省区负荷增长走势,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三个方面,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16月,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87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目前,公司已对9回直流输电线路进行检修,消除了重大缺陷。优化调度安排,灵活调剂省间余缺加强负荷预测分析,提前做好应对。
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区域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用电需求呈现出旺盛态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69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增速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加大同气象部门对接频度,滚动跟进气象形势研判,努力提高负荷预测准确率,科学评估后续用电增长,对大用户用电、新增项目投产情况等负荷增量加强跟踪,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优化调度安排,灵活调剂省间余缺。对此,南方电网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加强省间互济,灵活调剂省间余缺,通过强化电网调度运行、加强关键设备运行维护等方式,有力保障了电力可靠供应。
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燃气与电煤供应及各省区负荷增长走势,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三个方面,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同时,出动无人机对31万多基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巡查,保障了输电设备的健康运行。